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4158号提案的答复(2024年度) 发布日期:2024-06-04 10:56 信息来源: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编辑: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审核: 城管执法委 字号:[ ]

童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管理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汇总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文明经营宣传力度

  (一)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宣传部门将农贸市场进出口等显著位置设置“讲文明树新风”“诚信经营”类公益广告纳入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诚信人物、诚信群体,批评鞭策失信败德行为,并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

  (二)充分配合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按照《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文明办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商务发〔2024〕11  号)要求,市委宣传部认真履行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职能,助力随州市2024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目标、邻里中心建设达标达质。

  (三)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定期对市场内卫生环境、亮证经营、创建氛围、计量器具、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展整改活动,确保市场无销售过期、变质、“三无”产品;进一步规范市场经

  营秩序,确保市场内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商品划行归市。加强市场周边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管理,确保车辆停放有序、道路畅通、环卫设施齐全,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现象。

  二、规范市场周边经营秩序

  曾都区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大农贸市场市容环境整治力度,今年来出动执法人员  2743人次,劝导出店经营1543处,规范流动掉贩2270处,引摊入市83家,行政处罚处罚7起。曾都区将持续开展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努力为市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同时,督促南郊街道率先在全区建成6个便民服务点,既有效解决马路市场问题,又为周边摊贩提供了遮风挡雨场所。

  随县根据市容管理标准,组织城管等多部门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整治32  余次,出动执法队员150余人次。专项整治结束立即进行常态化管理阶段,每日安排执法队员市场值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县城区农贸市场周边,沿街摊位摆放井井有条,商铺摊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自清自扫,做到干净整洁,货物摆放整齐,不越门摆放不占道经营。对道路路面、摊位台面、墙面、垃圾桶等公共区域进行规范,为消费者营造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购物环境。

  广水市依法取缔东大街农贸市场、平靖路农贸市场、督察巷农贸市场周边长期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针对农贸市场周边商铺占道经营及门口乱堆乱放等现象,广水市采取错时、定点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早、中、晚不间断巡查治理,做到全时段无缝隙监管,实施721  工作法,坚持教育和整治相结合,积极向商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纠正其违规经营行为,帮助商户将商品搬回店内,做到规范有序经营。今年以来,共清理出店占道经营行为320余次,劝离流动商贩27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卫生检查,重点对路面有污染的区域进行精细化清洗作业。同时,加大对垃圾箱、路牙石、污水井口等容易滋生细蓖的卫生死角进行冲洗,确保卫生保洁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今年以来,共清洗农贸市场周边窖井口油污40余处、垃圾桶600个,清理农贸市场周边垃圾10余吨。

  三、强化摊贩食品安全

  为规范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农贸市场病媒生物密度,保障食品安全,市爱卫办安排市疾控中心加强了对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指导督导力度。一是定期对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提出合理化建议,保持市场清洁,垃圾日产日清,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将市场内“三防设施”不达标情况及时反馈给市场内工作人员,指导完善“四害”防制设施,规范配置灭蝇灯,下水道规范设置防鼠网,市场外合理设置灭鼠毒饵(盒)站,指导熟食店、糕饼店、饮食店设置纱门纱窗、灭蝇灯、  紫外线消毒灯,摊位内配发鼠夹、  鼠笼、蝇拍等除害器械。垃圾桶、箱、房做到有门有盖。三是每月对农贸市场的四害密度进行监测,对不达标的农贸市场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曾都区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指导各农贸市场规范设置灭鼠毒饵站。定期对农贸市场“四小”场所开展巡查,督导商户完善“三防”设施,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强化内部环境卫生。2024年以来,开展食品安全快检  2814批次,有效排除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风险,筑牢百姓“菜篮子”食品安全防控底线。

  四、提升交通秩序管理水平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为解决农贸市场周边交通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农贸市场周边交通秩序管理水平,市公安局成立了由交警支队支队长为组长,各科室和路面大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了《随州城区农贸市场周边交通环境整治方案》,细化了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明确了工作职责。

  1、加强违停查处治“乱”点。采取巡逻管控与电子监控自动抓拍等方式,重拳出击,加大对违停整治的力度,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加大市场周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易堵路段的违停自动抓拍和巡逻管控力度,对停车影响通行的车辆进行拖离,切实解决市场周边交通秩序“乱”点。

  2、实行重点路段严管治“堵”点。在城区烈山大道、舜井大道、擂鼓墩大道等市场周边实行违停严格管理措施,重点加强违法停车管理,在纠正违法停车的同时,实施处罚,不受10分钟告知的限制,彻底解决违法停车致“堵”的问题。

  3、宽严相济提高社会效果。在违法停车现场查处中,对当事人在现场的通过口头警告驾驶人立即驶离,引导教育驾驶人规范停车;在电子警察抓拍取证中,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操作规程的要求,对非严格管理路段机动车违停车通过“交管12123”手机  APP发送提示信息,通知机动车主,劝导其立即驶离,对于通知10分钟内驶离的不作处罚,提高市民对违法停车的知晓度和参入度,从根源上减少乱停乱靠城市乱象。

  4、清理占用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对商铺私自占用停车泊位、私设停车泊位的现象进行清理,对农贸市场周边及道路沿线区域长期停放的“僵尸车”及时发现,张贴告知单,固定证据。对未自行清理的开展整治拖离,充分发挥道路停车泊位的作用,提高停车泊位利用效率。

  (二)完善停车建议

  农贸市场周边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是刚需,必须完善停车设施才能进一步规范管理。您在提案中指出了“应疏堵结合治理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充分利用农贸市内部及周边闲置空地设置停放场地”,公安交警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一是合理规划停车泊位。在农贸市场出入口周边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合理增设停车泊位;在农贸市场周边或市场区域规划非机动车停车场地,满足摊主及购物群众的停车需求。二是建设分散式立体停车库。在不妨碍交通、不违反全市建设规划要求的农贸市场周边空地,向空中或地下空间延伸,建设分散式立体停车库;借用背街小巷建设小型立体智能停车库,无人值守,扫码进出,分散停车需求,分散车流,避免大型停车场进出形成新的堵点。

  2024年6月3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