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城市管理督察通报 第154期

发布日期:2023-05-08 信息来源: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编辑: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审核:城管执法委 字号:[ ]

2023年第4期

(总第154期)

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4月30日

督察情况4月份以来,市区城管部门紧紧围绕“创文创卫”和花园城市建设既定目标任务,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停车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增绿提质”行动和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抓实环境整治和职责范围内问题整改销号;全面推进城管执法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大违法建设、渣土漏撒的巡查管控和查处力度。市直各职能部门以打造“玲珑秀美、宜居宜业”花园城市建设为载体,以全面实施“门前三包”制度为抓手,以“周五社区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为举措,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提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标、城市园林绿化提档、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四大行动,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品质进一步彰显。但是,在督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花坛内保洁不到位,垃圾转运站转运箱堆积垃圾转运不及时;部分门店、商场出店经营、占道促销,人行道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依然存在;市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将4月份城市管理工作督察情况通报如下:

通报一:城区市容环境、规划执法管理情况通报

管理执法类型

责任单位

问题数(处)

问题明细

一、市容环境

曾都区城管执法局

2

白云湖东大堤左岸星城后门沿线多处垃圾、垃圾桶清理(清运)不及时。

二、规划执法

规划大队

2

涢水6队私自搭建房屋,违建面积约40㎡(已拆除);云海天地别墅区53号私自将围墙往外扩建,搭建平台。

通报二:关于城区公厕管理情况通报

4月17日至20日,市城管执法委对城区部分公厕管理情况进行了督办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区公厕共有173座(公园、景区、社区、单位除外),其中市容环卫服务中心管理9座,公园管理(白云公园、神农公园、文化公园)20座,曾都区城管执法局管理 125座(东城管理35座、西城管理40座、南郊管理21座、北郊管理26座、涢水管理3座),随州高新区管理19座。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单位较为重视公厕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公厕日常管理力度,建立了公厕管理及考评制度,基本保障了公厕的正常运行。市容环卫服务中心、各公园管护单位均采取定人包保的管理模式,将公厕管护质量与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压实公厕管理人员的责任。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均实行了公厕管理市场化改革,各责任单位基本落实了日常检查、考评制度,并依据检查考评结果,兑现承包经费。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损坏严重,维修养护不到位。大部分公厕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设施设备损坏缺失的现象,突出表现在隔断门缺失、灯管等易损件更换不及时,电源开关、灭蝇器等设备维修不到位。

(二)卫生标准不高,日常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公厕卫生标准较低,粪便、污渍滞留时间长,公厕的冲洗保洁频次低,异味较重;部分公厕墙体上有蜘蛛网,小广告普遍存在;厕所周边杂草较多,存在随意堆放杂物的现象。

(三)督办检查不力,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单位(公司)虽然制定了公厕日常检查考评制度,但未能真正落实到位,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不及时,或发现的问题未能督办整改到位,日常考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考评结果运用不够,奖惩兑现制度落实不严格,等等。

(四)文明如厕不够,宣传引导不到位。检查中发现,市民粪便不入坑、乱涂乱画、损坏设施设备等不文明行为较为突出,公厕内外文明如厕宣传专栏、标语较少,宣传手段较为单一,宣传氛围还不够浓。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设施维护。各单位要安排专人,对公厕损坏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查,建立工作台帐,制定整改方案,对损坏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更换。

(二)强化卫生保洁。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公厕日常管理制度,提高冲洗保洁频次,设置、投放除异味设备或药品,确保厕所干净无异味;结合病媒生物防制活动,认真落实除四害工作;开展公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杂草、杂物及各类小广告。

(三)强化监督考评。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健全督办检查考评机制,严格落实日考评、周小节、月通报兑现制度。强化检查考评人员的工作责任,提高能力素质,让公厕考评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教育制止损坏公厕设施设备的行为。因地制宜的增设文明如厕宣传专栏,主动与媒体、学校、社区对接,共同做好文明如厕宣传工作,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通报三:关于委属各单位小区(庭院)

环境整治暨门前三包管理情况通报

4月份以来,为深入推进我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花园城市”的创建,督察大队对委属各单位小区(庭院)环境整治和门前三包管理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委属各单位按照城管委的统一部署,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小区(庭院)基础设施,通过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对各小区(庭院)的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制度。各单位小区(庭院)地处城区中心,人口稠密、环境复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的工作目标,将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具体负责人。    

(二)加强宣传,营造治理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做好小区(庭院)门前三包宣传。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小区(庭院)内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提倡文明新风,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二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单位以优化小区居住环境为重点,共清理卫生死角60多处,清理乱贴乱画以及牛皮癣1000余处,清除乱堆乱放废弃物和小区(庭院)内杂草、生活垃圾,清理绿化带内的暴露垃圾以及建筑垃圾,更换水篦子、井盖等,对小区内的栏杆、路灯、健身器材等进行维护,干部、职工通过政策宣传,小区(庭院)面貌不断改善。

二、存在问题

各单位小区(庭院)在门前三包工作上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白云公园无门前三包岗,门前三包管理员不到位,庭院内乱堆放杂物,未及时清理;市政服务中心小区楼道内牛皮癣较为严重,天然气表箱损坏;神农公园有卫生死角,庭院内存在乱堆乱放问题。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环卫宣传。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微信、手机短信、宣传栏等平台宣传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居民社会公德宣传,促进居民养成良好习惯。

(二)落实管理责任。要固定门前三包人员,负责责任区域范围内的门前三包工作。各单位分管领导要加强对门前三包人员的到岗、保洁等日常工作的管理,督促门前三包人员开展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加强环境卫生和门前三包工作的常态化治理,突出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城管动态

全面清理老火车站片区环境卫生

为全面清洁随州城区老火车站片区环境卫生,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助推文明卫生城市创建。4月10日,市创城办组织市城管执法委、市国投公司和曾都区东城办事处等单位,出动100余名执法管理人员,动用铲车和挖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城区老火车站机务段区域约65亩菜地进行集中清理。 

4月26日,市创城办再次组织铁路、城管、国投、街道等部门单位,出动120余名执法管理人员,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对老火车站南货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清除私搭棚屋(旱厕)、堆放杂物、圈占菜地和建筑垃圾等,清理面积2万余平方米。

市城管执法委开展破冰提能“四大行动”

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4月下旬,市城管执法委党组成员带领相关业务科室,下沉到分管和联系单位实地察看和座谈调研,拉开了城管执法系统“思想大讨论、行业大调研、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破冰提能行动(以下简称破冰提能“四大行动”)的序幕。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新的思想、更强的能力、更硬的作风推动城管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以四化同步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随州实践中展现城管新作为、彰显城管新担当,市城管执法委在全系统开展破冰提能“四大行动”。

开展“建设示范区,城管怎么干”思想大讨论活动,聚焦大局大势、担当有为、克难攻坚和问题导向,用实支部主题党日,用好中心组理论学习,用活集中学习交流,进一步拓展视野、解放思想、找准问题。

开展“优化大治理,城管怎么办”行业大调研活动,围绕环境卫生、市政园林、监督执法、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和管党治党等6个方面,委党组成员开展蹲点调研、专题调研和系统调研,进一步摸清情况、集思广益、拿出对策。

开展“主题大教育,城管怎么学”能力大提升活动,坚持统筹兼顾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举办城管大讲堂,组织干部集训轮训,开展专题讲学培训,进一步找准路径、增强本领、提高效能。

开展“提升大质效、城管怎么推” 作风大转变活动,严格制度监督、工作流程和执纪监督,开展作风专项整治、遵纪守规专项检查和抓落实专项督查行动。进一步凝聚力量、改进作风、推动发展。

通过开展为期一年的破冰提能“四大行动”,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大局、着眼全局,以“拼抢实快精”的精神,奋力开创城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随城舜井大道改造工程全线铺开

舜井大道(青年路至解放路段)改造项目,是市政府2023年度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北起青年路,南至解放路,道路全长930米,工程投资1300万元,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
   舜井大道改造工程按照花园城市标准建设,注重实际功用和外观形象。改造内容包括:清除原有混凝土路面,整体新建水稳基层,铺设沥青路面。完善道路雨水系统、地下各类管线。新建道路污水管网、口袋公园。种植行道树,铺装人行道,配套路灯、停车港湾等基础设施。
  该项目完成后,舜井大道将实现雨污(水)分流,增强抗涝排水能力,道路绿化亮化美化全面提档升级,城市道路的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将大幅提升。

集中处理乱停乱放“僵尸车”

我市开展废弃汽车专项整治行动

  从4月开始至今年底,我市将全面开展废弃汽车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僵尸车”侵占公共资源、影响市容市貌、存在安全和环境隐患等问题。
  从4月中旬开始,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各县市区城管部门联合公安、交通、街道等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废弃汽车排查、核实、清理和处置等工作。对长期停放在城区公共道路、背街小巷、公共绿地、市政桥梁下、闲置空地等公共区域,具有车身灰尘遍布、外观残破、部件缺失、轮胎干瘪、轮毂锈蚀、未悬挂号牌等明显弃用特征的废弃汽车进行集中清理。
  按照“一车一档”的要求,建立废弃汽车台账,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通知车辆所有人依法办理车辆报废和注销登记。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定期巡查、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分类处置的长效机制,将废弃汽车执法监管纳入城市管理相关考评体系,实现废弃汽车投诉受理、核查建档、分类处置、结果反馈、督办考评等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铲除岸边菜  恢复公共绿

为助力我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坚决遏制毁绿种菜行为,有效保护城市公共绿地。4月7日,市神农公园组织15名干部职工,对青护城河两岸公共绿地内的菜地进行全面清理。

此次清理活动,共铲除青护城河沿岸菜地30余块,恢复绿地面积800余平方米。为防止毁绿种菜行为再度发生,在已经清理完毕的绿地里,播撒野花组合种子和草籽15斤,并对违规种菜的居民进行了说服教育,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下一步,神农公园将继续保持严控严管态势,对毁绿种菜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清理一起。同时,加强公园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共同营造洁净优美的公园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