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号建议的答复(2025年度) 发布日期:2025-08-22 15:23 信息来源:随州市城管执法委 编辑: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审核: 城管执法委 字号:[ ]

尊敬的孙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随州市中心城区绿化管理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

市政府围绕 “市区一体、重心下移、属地为主”改革原则,年初印发《随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随政办发〔2025〕1 号),着力破解权责交叉难题。

(一)实施养护职责分级移交。除神农公园、白云公园、文化公园外,将中心城区其他区域绿化养护及配套环卫设施(公厕、垃圾转运站等)按属地管理原则移交曾都区、随州高新区;同步完成城区内河区域绿化养护职责从市住建局到属地政府的划转;明确市国投集团及区属新建道路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后即纳入属地养护范畴。

(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理顺市区权责关系、优化资源配置,构建 “权责明晰、统一高效”的管养体系,为实现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城市绿化目标奠定制度基础,推动管理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二、坚持规划引领,筑牢绿化建设科学根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导绿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依据《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随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武汉远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开展专项编制。

(一)科学编制规划成果。2023 年 5 月启动政府采购程序,编制团队历经中心城区绿地现状调研、公园绿道专项踏勘、州脉遗产廊道文化梳理等多轮实地勘察,形成 “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规划思路。经多次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论证,规划成果于 2024 年 12 月 14 日通过市规委会审议。

(二)强化规划实施效力。该规划明确了未来 10 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功能布局和实施路径,突出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并重,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强制性技术规范和科学实施依据,有力保障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目标落地。

三、优化资金配置,构建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参照《湖北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全费用指标》(鄂建办〔2018〕203 号),建立差异化养护投入体系,实施分级养护管理:

(一)一级养护区域(文化公园、神农公园、一湖两岸带状公园、高速出入口连接线景观带等重点公园和绿地):重点保障缺株补植、精准修剪、土壤改良、智能灌溉等精细化养护措施。

(二)二级养护区域(迎宾大道、编钟大道、烈山大道、沿河大道、解放路、汉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及重要节点):落实病虫害防治、周期性补植、草坪更新等常规养护,确保景观效果持续稳定。

(三)三级养护区域(次干道及附属绿地):创新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推行 “门前三包” 责任制、开展绿地认养认管等社会化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绿化养护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苗木成活率、景观完整性等核心指标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拨付挂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严格技术标准,夯实绿化品质提升基础

为破解绿化建设养护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市城管执法委牵头制订《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技术指引》、《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指南》,构建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一是明确全环节技术规范。对草坪建植、花境设计、树池建设、植草沟设计、园路步道等 12 类工程施工,制定涵盖材料选型、工艺要求、验收标准的详细技术参数,确保各环节施工科学规范。

二是突出差异化设计理念。针对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分别提出 “生态宜居型”“景观展示型 ”“防护隔离型”等绿化设计导则,同步推广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乡土树种应用等生态技术,提升绿地雨水调蓄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三是强化全周期管理要求。明确绿化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养护各阶段责任主体,建立 “建管养” 一体化考核机制,通过统一技术标准、严格过程监管,推动绿化工程质量和景观效果双提升。

五、推进智慧赋能,打造全域感知管理平台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构建 “数据采集 - 智能分析 - 精准处置” 的绿化管理数字化体系,计划 2025 年 12月底前建成市级运管服平台四期,整合园林绿化管理模块,探索运用视频 AI 分析技术,自动识别树木倒伏、绿地损毁等异常情况,同步触发工单派遣机制;接入气象预报数据,智能调整灌溉系统应对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构建全域覆盖的 “城市绿化体征监测一张图”。

六、聚焦重点攻坚,明确下一步工作路径

针对当前存在的体制衔接磨合、精细化养护水平不均衡等问题,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一是完成职责划转落地。7月底已完成绿化养护职责移交,园林绿化管护职责已分别移交曾都区城管局、高新区自规建设中心。

二是开展专项提升行动。聚焦炎帝大道、编钟大道及高速出入口、商业圈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黄土裸露整治、缺株死苗补植、土壤改良提质,年内完成编钟大道、炎帝大道、沿河大道、青年西路等路段绿化升级改造,打造 “四季有景、一路一韵” 的景观示范路段。

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绿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建设 “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城管力量。恳请各位领导继续给予监督指导!

                                  2025年7月8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